分类目录归档:回忆
生活很简单
从一开始,我很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发现后来,遇到的各种奇芭的女人,让我对生活,对这个想法产生了大的怀疑;然而当我走到了这个年纪,我发现,我并不需要她们了-因为我的生活没有了这些,也可以足够好-或许少了一点沟通和关怀,但是换来更大的自由和空间;正因为如此,我还要谈恋爱和结婚吗?在一个只需要金钱就可以买来幸福的年代,甚至买来代孕的年代;过去的坚实贞操,磐石婚姻,伟大爱情,都让这些女人们颠覆了我的过去三观,所以,我厌倦这样的时代!!
我选择了一个人,去我喜欢的海边,养着一头自己的乖哈尼,带上我父母,盖起一座房子,过上属于自己的投资生活。
2016.10.13字(图拍于上川岛)
《千与千寻》
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单再寂寞,仍要继续走下去,不许停、也不能回头。
初二那个夏天
才离开没多久就开始
担心今天的你过得好不好
整个画面是你 想你想的睡不着
嘴嘟嘟那可爱的模样
还有在你身上香香的味道
我的快乐是你 想你想的都会笑
音乐简谱
没有你在我有多难熬
(没有你在我有多难熬多烦恼)
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
(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多难熬)
穿过云层 我试着努力向你奔跑
爱才送到 你却已在别人怀抱
就是开不了口 让她知道
我一定会呵护着你 也逗你笑
你对我有多重要
我后悔没 让你知道
安静的听你撒娇
看你睡着 一直到老
就是开不了口 让她知道
就是那么简单几句 我办不到
整颗心悬在半空
我只能够 远远看着
这些我都做得到
但那个人已经不是我
没有你在我有多难熬
(没有你在我有多难熬多烦恼)
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
(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多难熬)
穿过云层 我试着努力向你奔跑
爱才送到 你却已在别人怀抱
就是开不了口 让她知道
我一定会呵护着你 也逗你笑
你对我有多重要
我后悔没 让你知道
安静的听你撒娇
看你睡着 一直到老
就是开不了口 让她知道
就是那么简单几句 我办不到
整颗心悬在半空
我只能够 远远看着
这些我都做得到
但那个人已经不是我
永远有多远?
这是一篇我在2000年看到的作文,女作者叫唐愫,她还在不在,我也不知道了,但是,这也在诉说着我的经历,曾经的过去,或者说,有很多话,我很想跟那时候的对方说,也想跟自己说该把握的,要好好的把握。
================================================================
突然不想让你知道,你在我心里有多重要,让你永远记的我的好,就算只剩记忆可以参考,我的思念你也不用全知道……
总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在我的身边发生,就如他会陪我走过那一程.
那是怎样的一个季节?对于窗外的风景我已没有了太多完整的记忆,只是觉得,那时侯不太下雨,总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对于他,我最初的记忆就是那个初一时第一个和我说话、有着阳光般笑脸和浅浅酒窝的BOY.那以后,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知道初二那年的夏天,老师把我调到他的面前.那时的紫藤花长的正茂盛,像紫色的精灵跳跃在绿叶之上.有时我总想,如果我们从不曾见过,如果我从没坐在他面前,那么,也许我们就回擦肩而过,就永远不会有什么故事,也就不回留下一长串美丽的记忆吧!
坐在他面前的日子快乐而充实,我们一起谈哲学,谈人生,谈作文,谈理想……渐渐的,我发现原来我们有些东西是那么相似.从那以后,我们相处的很好,好得另朋友都羡慕不已.
他亦曾经在我的耳边悄悄说起他喜欢长发的女孩,那样飘逸,那么绝俗,仿佛隔世的天使一般.于是我莫名的蓄起我入学是刚刚剪短的长法,也许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但也许他也明白吧!
夏天很快过去,紫藤花儿都已凋零,校园已不在弥漫着清新的花香,头发已漫漫长长,而我们却因为一场误会大吵了一架,谁也不理谁,于是,在气愤中,我毫不忧郁的剪去了一头留的很辛苦的长发,但却没有因此剪去记忆……
一年后的有一个初夏,还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校园,还是在紫藤花絮漫天飞舞的季节,中考后的我们再次相逢,快要擦肩而过的时候,他突然转头告诉我,他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美丽却尚未结束的故事,很想把它继续下去,给它也给记忆一个完整的结局.
于是,我们又并肩走在了一起,可故事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我们依旧谈理想,谈人生,但不知为何不再如从前那般自在和无拘无束.
一起走过的日子里,不知为何他的样子在我脑海里也总是模糊一片.
"我们就想是两只牵在一起的风筝,仿佛风一吹那根线就会扯断,然后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再有不会有相会的那一天.
我对他说,他不语.只是微微一笑.我知道他是自信的,他深信我手中的风筝不会先挣脱而去.是的,我不会,可是他手中的那只呢?我不敢保证,尽管他说过会陪我到永远.
初夏夜晚的风微凉微凉的,吹乱了我一头的短发"好端端的为什么把头发剪了"?他突然问我.我只是摇头没有说话."其实,我还是喜欢你的长发".我猛的一颤,想起了飘零一地的长发,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
于是,头发又悄悄长了起来.可这次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为什么,他却高高的飞走了.
从此,我们还是回偶尔相遇,然后擦肩而过,一个朝东,一个朝西,突然彼此回望.正如徐志摩所说:你我相逢在黑暗的海上,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
而今,我坐在窗前,回味着一串美丽的记忆,犹如在品读别人的故事,平静的不能再平静.抚摸着丝丝长发如同咀嚼着一个苦涩的记忆.明年的初夏又会是怎样一个季节?你曾对我说的永远到底有多远?像我的风筝那么高吗?像我的头发那么长吗?知否知否?絮絮依旧飞扬,飞扬的依旧絮絮.
爱与恨
不管当初是爱,还是恨,
时间会把一切不好的去掉,而剩下一些值得回忆的给我们.
有些回忆,要保留,所以我留下了,有些回忆要删掉,所以,我锁起来。
感谢时间留下的导航点。
原来,博客已经保存了那么多的回忆。
好久没来,发个FLASH
http://files.17173.com/ro/flash/ro_flash05.zip
12个年头,不经不觉,突然想起,打开一看,仿佛自己回到了2002-2003那段黑暗的时间,我在想,人生总有低潮和高潮,经过了5年的周期,我想也是时候进入低潮区域了;咬咬牙根,熬过去吧。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会去另外一个宇宙;而可怕的是,去之前,没有把这个宇宙的事情做好。
2003年是一切的起步;是一切的起点。12年后,我再次走到了这个节点。
every thing will be fine..
礼物
或者我们都离开这个世界之前
把这些东西,藏在某个地方
好多年后
说不定有人会看到,然后打开
我们的故事也会随风而去。
然后,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一次的萌芽,发根。
特别的日子,特别的生日
这是两个特别的日子–我正在踏入那时的你,28岁的你。而你也渐渐的看透人生,成为更有智慧的引导者。
20岁以前,完全不接受你的教育的我,是多么的让你们的失望和伤心。当我经历了我必须经历的;慢慢的我发现,我硕果仅存的多个师傅里面,你才是我人生最好的,也是唯一一个不收学费的师傅,虽然这个师傅有时候好卵寸,但是,我只想真心的,也用我能用的方法跟您说一句:辛苦你了。
28岁,你人生的辉煌的开端;28岁,THE ROCK大红大紫,成为了老幼皆知的英雄人物;28岁,木村的HERO般正义征服了那个懵懂的我。而28岁的我呢?未知的人生,我只想做好眼前的自己,并且我好卵相信总有一日,我会赢取我人生的CHAMPION.
父亲,生日快乐。
自己,生日快乐。
2014.8.14日
一年前的现在
一年前的现在也在看 秒速五厘米
一年后又在看,发现这部电影越看越有深度,越看越想看,欲罢不能,欲拒还迎。。说太多
老觉得一个人的时候十分悠闲,感觉做什么都可以全力以赴的。
龙珠
故事世界中有七颗名为“龙珠角色集合龙珠”的物件,每颗龙珠各自有一至七颗不等的五角星标记并散布于世界各地,只要集齐七颗龙珠就可以 呼唤出神龙,向神龙许愿便可以达成任何愿望,而龙珠在神龙实现愿望后便会自动飞散……并且变成石头,一年后便可再次实现愿望。
1984年,鸟山明在漫画杂志《少年JUMP周刊》结束了《阿拉蕾》的连载,于是他打算把中国古代龙珠传说和《西游记》结合成为一个搞笑漫画《龙珠》。在第1篇至第194篇被东映动画公司改成动画《龙珠》,在第195篇至第519篇则以超激战为主,这个部分改成动画片《龙珠Z》。这部长篇漫画一共连载了十年左右,而东映动画获得集英社同意,拍摄了动画龙珠《龙珠》与《龙珠Z》,在富士电视台热播,每周放映,并推出了电视特集和21部龙珠剧场版。在《龙珠Z》完结后,东映动画原创制作了动画《龙珠GT》。此后,还有根据《龙珠Z》精简重制的《龙珠改》。
根据《龙珠》的漫画故事,还推出了《龙珠》的系列动画片,无论是TV版还是剧场版,都吸引了无数的龙珠迷,掀起了一股股“龙珠”的热潮。而最后结局的那首《DAN DAN心魅かれてく》中文翻译:(渐渐被你吸引)龙珠公认神曲,更是让“珠迷”们感动不已。
《龙珠》也是目前全球漫画单行本销售最高纪录的保持者,全球累积销售三亿6千多万本(一套漫画42本,完全版34本),并改编成动画在全球60多个国家(33种语言)播出,而动画电影(剧场版)也推出了二十多部(目前二十三),创造的纪录至今为止仍没有其他任何漫画可匹敌,并且被誉为日本的“国民漫画”。
棋魂
没有人能否认《棋魂》是如此的成功,但一开始,也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棋魂》会如此的成功。
有时真的很佩服日本漫画家的想象力,感觉什么题材都会被拿来画成作品,就拿体育类漫画来说,足球、篮球、棒球等各种球类运动早已是司空见惯,而游泳、拳击等等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凡此种种,真可谓是百花齐放了。然而即使是这样,关于棋类的漫画作品依然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围棋。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在接触《棋魂》之前,大多数人对围棋的印象还停留在“老头子的玩意儿”上,别说去懂它了,就连看到那一个个方格子都觉头昏脑涨,更别提对它产生什么浓厚的兴趣。于是《棋魂》甫一推出,便有人质疑,这种题材冷僻的漫画,真的能成功么?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 《棋魂》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轰动性的成功。在日本、在整个东南亚都掀起一股巨大的《棋魂》浪潮————
在商业上,《棋魂》的漫画连载不仅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单行本更是狂卖,累计销量已有1800万册。动画片一播出,收视率便一路攀升,甚至一度达到了37.5%的惊人数字,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在日本,连一些人气偶像主演的连续剧也无法达到这个高度。除了漫画、动画,《棋魂》也接二连三地推出游戏,还有角色书、CD 广播剧、音乐CD以及大量周边等,无不大受欢迎。
而一向严苛的评论界也毫不保留自己的赞美之词,《棋魂》不仅叫座,更是叫好。各方好评如潮,无不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虽然问世才几年,《棋魂》便已早早跻身经典漫画的行列了。
在影响上,《棋魂》更是为围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连载的几年间,日本的围棋人口由三百多万人迅速回升至四百多万,尤其要指出的是,这增加的近百万围棋人口里绝大多数是青少年。近些年,日本的围棋人口出现了年龄断层,逐渐趋向老龄化,棋院一直苦于围棋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棋魂》的出现,不仅为棋界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还引起了更多的漫迷关注围棋。这种情况,在《棋魂》广受欢迎的亚洲其他各国也是如此。中国的权威围棋杂志《围棋天地》也曾大篇幅地进行《棋魂》的专题报道,《棋魂》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一切的一切,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成功”两字能概括的了。于是,问题来了,那么多的少年漫画,为什么一部围棋题材的作品会如此成功?其实,原因是有很多的。
首先,一定要感谢原作堀田由美,正是她高超的编剧功力,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如此精彩的故事。是的,《棋魂》首先吸引我们的,是那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故事。
一开篇,堀田便设置了巧妙的创意公式,抛出了全作最大的噱头——千年棋圣附在一个完全不懂围棋的小学生身上,而这个连棋子都不会拿的小学生借助棋圣的力量打败了天才少年塔矢亮。(在这一点上,动画版做得更加干脆、不脱泥带水,省去了光在围棋教室的大段戏份,在第一集里就让光亮相遇,引发了全剧最大的戏剧冲突。)至此,我们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吊了起来,只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剧情的后续发展。在经历了小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暗爽期后,主线渐渐浮出水面——光的成长,而我们也开始跟着小光的脚步,踏上了漫长的围棋学习之路。大量的角色开始出现,一个真实的围棋世界也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只赞堀田从未让我们失望,每当以为剧情要陷入沉闷了,就会被突然出现的高潮激得精神一振、兴奋难奈。从神秘的网络高手sai开始,随着小光一次次的失言,以及小亮等人敏锐的洞察力(笑~),佐为的秘密就这样忽隐忽现,牵动着观者的心。每当秘密被置疑,又因种种原因掩饰过去时,总会有一种走钢丝般的刺激。正因为如此,谜团越来越多,人物间的冲突越来越大,戏剧的张力也就达到了顶峰。而光的迅速成长,以及所有棋士的奋斗历程,都是那么地精彩吸引人。还记得职业考试中的惊心动魄吗?二十七场比赛有张有弛,有轻有重,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那种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谁是胜利者的紧张感到现在依然能清晰忆起,如此大型又漫长的考试,被堀田处理得井井有条、高潮迭起,实在让人佩服。
除了精彩紧张的剧情,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深的牵绊和感情,更是强烈吸引着我们。光亮之间的互相追逐,佐为与光之间真挚的友情,还有佐为与塔矢行洋之间的强强对话,都让人印象深刻。此外,优美又经典的台词也是《棋魂》的一大魅力所在,佐为关于千年的感慨,光在棋盘前说出的“我就是这上面的神!”,还有亮的呓语:“你下的棋就是你的全部。”……一切一切,无不打动人心。
在剧情的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以外, 《棋魂》的成功还在于塑造出了一大批血肉丰满、魅力无穷的角色。光、亮等人是广受欢迎,佐为更已是大众偶像级的人物,并成为动漫史上又一经典的人物形象。
当然还有漫画史上十年不出的天才小畑健,他细腻的画风,优美的人物以及他对待作品的认真态度都促成了这样的一部好作品的问世。佐为在樱花树下的优美场景令我们喜爱以及感动;小光小亮四年间的外貌的成长令我们惊叹,作者在不知不觉间把主人公从12岁的儿童画成了16岁的少年,读者只有在猛然回首间才发现主人公的成长;作者对配角的描画也一丝不苟,伊角慎一郎的眼部轮廓都被作者描了三遍。正是剧情与绘画的统一才成就了一部如此好的漫画作品。
英雄本色
黄百鸣在他的书《新艺城神话》里提到1986年的时候,用了“风起云涌”四个字。之所以这么说,全因为新艺城公司所投资的英雄本色。
二十年后的今天,对于英雄本色的地位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多少次香港的几十年几十大电影评选,它总是高居榜首。其历史意义也无须多言,自该片始,黑帮片成了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之外另一永恒的主题,直至今日的无间道,黑社会,放逐,无不是在变换角度重复叙述着同样的江湖意气,家族恩怨,男儿尊严。
1989年给张彻祝寿的《义胆群英》里,倪震饰演的那个年轻人整天开口闭口都是小马哥的名言,还频频模仿到处藏枪,真实的反映了英雄本色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吴宇森与徐克联手打造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情绪化的语言,流畅的画面,火爆的枪战,和横空出世的英雄形象,不知吸引了多少拥趸。当时不只香港和大陆为之倾倒,连韩国的风衣墨镜都卖到脱销。
无法不佩服周润发的演技,塑造出了小马哥这一深入人心的不朽角色。忽而长衣挟风潇洒不羁的浪荡在街头,忽而叼着牙签用假钞点烟往假腿上倒酒嚣张到极点,忽而出枪如风当者披靡傲视江湖,忽而蓬头垢面一瘸一拐的为人擦车混饭,无一不令人信服,让你觉得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
最著名的那一幕枪战多少年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风林阁里南国夜曲靡靡醉人,小马哥拥着歌女在长廊内辗转反侧,吴宇森经典的慢镜头让这一幕显得格外优雅迷人,周润发从轻佻的浪笑到狠辣的眼神间的转换是如此自然融通,翩翩舞步与腾腾杀气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暴力美学。
然而,我更喜欢的场面,是之前小马在街头读报得知豪哥失手的消息,他扔下报纸面无表情的走过天桥,背影落寞,脚步坚定。还有三年后他放下从前的骄傲,衣衫褴褛的拎着水桶抹布,坦然地捡起阿成扔在地上的钞票,一瘸一拐的推着小车回到地下室,大口嚼着盒饭。这时阿豪现身:“小马,你写给我的信,不是这么说的。”兄弟的手又紧紧握在一起。每次看到这一幕,我总是会想起少林寺前段誉虚竹为了萧峰挺身而出并肩对敌,想起李寻欢拉起失去斗志终日醉酒的阿飞,想起李沉舟悲怆如风雪的痛呼柳五……
最是英雄落寞时。
英雄本色,说的本就是男人在落魄失意时,怎样找回尊严的。然而,当我们还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挤在黑暗狭小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而满堂喝彩,为枪林弹雨的决战而心潮澎湃,我们何曾真的看懂周润发眼中英雄末路的不死之心,真的明白狄龙人在江湖的无奈,真的读懂银幕背后吴宇森那份大志难舒的沉郁呢?
那一年,吴宇森40岁。暴力美学大师十余年来从邵氏到嘉禾再到金艺城,只能拍些不着边际的喜剧片糊口,英雄情怀无处施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John Woo失落中精神恍惚,把施南生的手当烟灰缸猛按。
那一年,狄龙40岁。一年前他离开了为之效力十八年的邵氏,手中拿着一封辞退信:谢谢你为公司多年来做出的成绩。曾经的香江第一美少年正品尝着人老珠黄的凄凉。
那一年,周润发31岁,正处在个人事业的最低谷,人生的二次创业是如此艰难,长剧之王走上大银幕却似乎无法再现辉煌,所拍电影无不赔钱,江湖人称毒药发。
真想不到香港的夜景原来这么美
这么美的东西一下就没有了,真不甘心
幸好,香港永远是盛产草根神话的地方,那个时代还是英雄的时代。一个失意导演,一个过气明星,一个票房毒药,在困顿中凑到一起,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一鸣惊人。从此拨云见日,潜龙升天。
让我们记住1986年吧。
那一年,狄龙凭豪哥一角荣获金马影帝,姜大卫忽然到场祝贺,疏远多年的两兄弟紧紧相拥,狄龙激动得语无伦次。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头版都是两人和好的大幅照片,香江都为他们沸腾了。
翌年金像奖颁奖礼,刚从片场赶来的周润发一身夹克牛仔就匆匆上台:“这个奖,我等了三年了,三年啊!”结果奖座都被他捏断了。台下观众似乎比他还兴奋,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发言。最后周润发感谢了三个女人,顺便又爆出一则新闻:“我要感谢的第三个女人,就是我的未婚妻——陈荟莲。”满场震惊。他更当场从衣袋里掏出两张请柬送给司仪郑裕玲和钟景辉,上面的日期是一个月后的1987年5月6日。情路坎坷的浪子终于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发哥发嫂一路风雨兼程直到今天。
多年后吴宇森说:“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徐克大力支持我重拍龙刚导演的六十年代名作《英雄本色》。而在拍摄期间,许多时我都能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和徐克之间,看到我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别人,也终于,我能够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严。虽然如此,我可不自视为英雄,我只不过重视友情,晓得凡事感激。”
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那时徐克和吴宇森还是困境中互相帮扶的好朋友,还能坐在一起亲密合作,施南生还是新艺城的管家婆,麦嘉石天黄百鸣三巨头的事业正如火如荼,奋斗房里老友鬼鬼,七人组讨论的热火朝天。
那时张国荣还像个孩子,面容光洁,笑靥灿烂,跨着摩托意气风发,一如他正在追赶谭咏麟的脚步。他为这部片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层次,更有一首当年情唱得人如醉如痴。
那时李子雄还是个小公务员,朝九晚五,偶尔拍拍广告挣点零花钱。谁能想到他演了这第一部戏就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影片杀青时周润发对他说:“子雄你看拍完了这部戏,有多少年才能拍这么一部电影。”他还很茫然不明所指。他不知道,周润发那一年拍了11部片,为人记住的只有这一部英雄本色。
那时叶锦添还只是个潦倒的美术助理,常常一年拍不上一部戏,穷的连午餐都吃不上,“最难的是还要顶着家人失望的眼神、埋怨的唠叨,觍着脸伸手,找哥哥啊、小妹啊,一千一千地借钱过”。
那时小美刚帮她的偶像写了几许风雨,拿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罗文的歌声在酒吧里悠悠飘过时,小马正叼着牙签对阿成激奋的细说当年,旁边豪哥平静如水的微笑,正是歌词的最好解读:“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
那时还有老辣的曾江,柔美的朱宝意,憨直的成奎安,更有黄霑与顾嘉辉的经典合作,空前绝后的徐克与吴宇森的联袂客串。真正的黄金时代,此情难再。
那时,罗大佑在台湾邀集群星合唱祈愿,歌名“明天会更好”与英雄本色的英文片名“A Better Tomorrow”正相呼应。影片中孩子们咿咿呀呀,稚嫩的童音唱起来别有一番情怀。“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英雄侠士,江湖意气,不过是我们飘零的童年梦而已。
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
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
“豪哥,你还回香港吗?”朱宝意问。狄龙笑而不语,转身离开教堂。
那时,吴宇森还不懂放白鸽吧。
Windows
这个下雨天,在整理硬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那么多虚拟机测试东西剩下的截图,恍然一晃,啊,原来已经10年了,自己玩了电脑已经。
由于性能的制约,586能玩的单机游戏只能约束在那些比较简单的平面DOS游戏和一些很早的对战游戏,一个WIN98的系统居然被我用了2年多。
总觉得这两个游戏改变了我们这代人那样。
我的第一台电脑
C2 466
32MB SDRAM
6.4G
集成显卡
15寸纯平
由于586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S卡,N卡,A卡,通过第一次买电脑,我才知道原来显卡还分A卡和N卡的。
为什么没有选择N卡而买了A卡呢?因为买电脑当时主要就为了能流畅CS,所以配了块显存32M的显卡。
而买卡的时候店主可能是个A饭(一般JS忽悠小白都是N卡,我也不知道为啥第一次碰到没被忽悠N卡),所以居然就卖了这块A卡给我。
拥有这台朝思暮想的东西时那种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电脑到手后的一段时间后带给我快乐的却并不是游戏。
由于当时WIN97(WIN95升级版),WIN98,WIN ME三足鼎立,WIN2000由于是服务器系统导致普及很少,安装系统成为我这个电脑菜鸟最开始接触的东西。
记得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的换着安装系统、软驱引导、光驱引导、格式化硬盘、选择盘符。。。
的确这种过程枯燥而无味,但在这种一次次的枯燥中,我对电脑硬件的理解逐步蜕变~虽然不是游戏也还是很值得回味的东西,索性都贴了吧~
那块可怜的硬盘当时已经被我折磨的不成人形,可每天不断的安装游戏和系统居然一直用了这么多年不能不叫我惊讶。
其实这台电脑最多的用途还是在网络对战游戏上,而这台电脑也把我从CS菜鸟培养成了CS老鸟,每次看到CS这款游戏心中就会流涌出一种甜蜜的感觉。
- 就这样觉得其实一个人成就一件事往往很多时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