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控制你的愤怒:绿巨人2

《无敌浩克》让人看得漫画感十足,虽然我没有看过原漫画书,但是我认为路易斯·莱特里尔肯定还原了漫画书的精髓要害,言简意赅且有个光明般的尾巴。从我们看过的奇迹漫画电影来看,超级英雄基本上都是美国味儿十足,动不动就拯救世界,就像美国政府一向喜欢推崇的国际警察角色一样。

 
       看完整部影片,也就不难明白李安的《绿巨人》为什么会不尽如人意了!爱德华-诺顿版的《无敌浩克》除了英雄拯救自己,顺便还能惩恶扬善,处理掉另一个坏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蜘蛛侠3》,蜘蛛侠帕克发现黑蜘蛛衣的毒性后抛弃毒衣,还携手沙人打败黑蜘蛛侠?这些漫画电影都是双面人,既能救自己还能救他人,是漫画家和观众眼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无敌浩克》的结尾,钢铁侠斯塔克甚至还暗示有可能与绿巨人携手合作,这下英雄可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让看电影的人也热血沸腾,幻想着影片的续集将会有怎样一番惊天动地的故事即将发生。
 
        回过头来看李安版《绿巨人》,不是演员艾瑞克-巴纳演得不好,而是剧情设置得有些不着四六,既不够文艺又不够商业。李安硬是给商业化氛味十足的《绿巨人》打上一个思想者的悲情面孔,既违背了原作精神,又难讨一杆漫画迷的欢心。一个不能拯救自己且时时被剿杀的巨大怪物想让观众认为他是英雄谈何容易,看那样的影片只能让人感世伤怀一番,然后又被乱七八糟的动作场景将导演苦心经营的人文思想挤兑得无影无踪。所谓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每个导演都适合于拍任何类型的影片,斯皮尔伯格不是,李安也不是,每个导演都有所擅长的方面,跳跃得离本身风格越远就越容易碰壁。
 
       可以说,路易斯·莱特里尔版的《无敌浩克》的路数完全就是冲着讨好漫画迷去的,简接明了的节奏,英雄与反派人物大对决,逃亡与拯救,最后还让绿巨人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变害为宝,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超级英雄。某种意义上,李安版的《绿巨人》描述的是一个家庭悲剧,路易斯·莱特里尔的《无敌浩克》则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对于前者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后者更能讨人喜欢,具有普遍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从整个影片的主线来看,浩克都是在学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免身体变形。李安版的浩克让人同情的有些令人绝望的角色,诺顿版的浩克则是有积极主动精神且擅长改变自身不足的充满希望的形象,即便变形到了最后也是随心控制。片尾“从新开始”几个字就意味着浩克己战胜了自己,这样阳光主题谁见了不喜欢。除了这些之外,片中火花乱溅的动作场景也足以飨食喜欢动作英雄戏的观众。
 

      愤怒每个人都有,像绿巨人这样因愤怒变身的只能在银幕和漫画书去寻找了。冲动是魔鬼,浩克的女友到了后来愤怒不己时,可浩克却一点事儿也没有,通过调理内心心理平衡而变得不再愤怒。看来,凡事无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个人怎么看和处理方式。看一下浩克,李安版悲情十足的浩克在诺顿手里却成了控制愤怒的高手,真是不同情怀有着不同的的人生。在愤怒即将来临前,请先控制你的愤怒!没有过愤怒的人不正常,能控制它的才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