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20100606005514318

在历史上,司马懿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他的扮演者是被称为“老戏骨”的表演艺术家倪大红。他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和火花呢?日前,倪大红揭秘自己扮演的“司马懿”:他比诸葛亮更懂谋略。
提到机关算尽、老谋深算等词,有人会想到曹操、诸葛亮,但只有作为真正三国迷的人才知道,具有这样谋略、心机的人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的一生都是在预谋、算计中度过。他要对付正面敌手和潜在敌手,他知道功高不仅震主,也会引起同僚嫉妒,所以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他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经过缜密的算计与费尽心思的琢磨才完成的,他绝不会允许自己有一点疏忽。表面看起来司马懿有点卑躬屈膝,实际上这也是他的一个计谋。”
         在谈到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个谋略家时,倪大红认为:“在历史上,司马懿是走到最后的人,曹操也好、诸葛亮也罢,他们都已经不在了,只有司马懿挺到了最后。不能说是谁赢谁输。司马懿不在诸葛亮之下,相反,司马懿比诸葛亮更懂谋略,更懂心机,诸葛亮可以猜测司马懿的内心,而司马懿则能猜透诸葛亮的内心,猜测与猜透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于演过无数角色的倪大红来说,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让他过足了戏瘾。在谈到司马懿对战诸葛亮的细节中,倪大红表示:“曹操派司马懿对阵诸葛亮,司马懿会打,但他不打,他要耗着诸葛亮。为什么?这就是司马懿的计谋,在他前方有势均力敌的诸葛亮,后方则是老奸巨滑的曹操,司马懿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自己的命。打赢诸葛亮很轻松,但司马懿赢了诸葛亮,身后曹操没有了顾虑就会翻过手来对付司马懿;而留住诸葛亮的命才能牵制住曹操,这就是司马懿比诸葛亮技高一筹的高明之处。”

恶人作用于历史的力量,恐怕要胜过好人,所以人们往往对恶人更加刻骨铭心。三国一台戏,英雄豪杰枭雄奸贼各自表演二三十年,后来者并不比先到者缺少机遇和舞台,到最后浪花淘尽风流人物,执掌乾坤的却往往是最不被人待见的那位。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人们不期然而然的奸雄。
老奸巨猾所以老迈
记忆中,京剧《空城计》中的司马懿是老年白脸造型,即所谓的奸诈相。老奸巨猾一词,最能形容此类人物。所以到了有些雷人的新《三国》中,司马懿一出场的造型,就是有些不羁的老年造型,甚至要比实际上年长其二十多岁的曹操还要老迈。历史是历史,电视剧是电视剧,人物的基点既然落在老奸巨猾,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其实你看看《三国》中的人物,坏的还真的多是中老年角色,年轻的则多是雄姿英发的弄潮儿。不是有那么一句“人老奸,马老猾”吗?如果把司马懿换成一个年轻潇洒的造型,那观众才不适应呢!
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得意尽欢是司马懿的人生轨迹。与诸葛亮的散淡隆中大梦先绝专等明君垂爱不同,司马懿一出场就带有剑拔弩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而其白衣披发的造型,也确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反常即为妖,如果说诸葛亮的妖气是由于其过于多智的话,那么司马懿的妖气,则是其过于隐忍和急于伸张所造成的戾气。这种戾气给观众的感觉是压抑感,是另外一种美感。如果说唐国强版诸葛亮给人以儒雅,陆毅版诸葛亮给人以和蔼可亲,那么倪大红版司马懿给人的这种压抑,则是不可多得的观赏体验。毕竟此类角色不多。
魏版司马懿坏中有仁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是老演员魏宗万塑造的。魏宗万也属于那种长相让人一眼就记住的演员,不用表演,浑身都是戏。在比较写实的《三国演义》里,记得魏宗万的司马懿造型和表演,走的还是含蓄一路。但他的长相太讨彩了,那种有些病态的阴沉,让司马懿那种坏跃然荧屏。看过张建亚导演的电影《三毛从军记》的人,一定对其中的老兵“老鬼”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兵油子,但同时又是一个不失爱心的老人。当年的魏宗万,拍摄《三国演义》不久,在塑造角色时不知道有没有互相之间的那种借鉴。反正给我的印象,是魏版的司马懿,坏固然坏,但却还有那么一点慈祥!
倪版司马懿霸气逼人
演员做到倪大红这个份上的,一定是演技过人的。从《满城尽带黄金甲》《乔家大院》到《三枪拍案惊奇》,再到刚拍完的《西风烈》,倪大红的角色可谓个个精彩,而且几乎全都是亦正亦邪或者以邪恶取势的人物。能走到《三国》中司马懿这里,也算水到渠成了。
在《三国》中,有司马懿出场的戏,要比有诸葛亮的戏好看得多。因为戏剧就讲究冲突。而倪大红所塑造的司马懿,其霸气,就足以将这种冲突强化出来。哪怕是刚出场,在曹操面前,他都那么嚣张。倪大红演得自信,演得洒脱,当然也有些用力过猛。相比之下,陆毅就畏手畏脚,跳不出唐国强的影子了。可惜他又没有唐国强的儒雅和涵养。我们倒喜欢看一个霸气的司马懿,而不愿看一个怯懦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