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

2023年还有一天多就过去了,真的很憋屈,业务一落千丈,投资滑铁卢!
30有6的我,突然想起了15年前自己的在FACEBOOK写的第一个POST.
再出发!2024

中产再不调整预期管理,就晚了

最近又有不少大厂传来裁员的消息,社交媒体上又是一派忧心忡忡。
如何理解经济,如何理解这个世界,道术已为天下裂,我们不仅不共享一个价值观,连基本事实都早已存在平行世界。
对于看空经济的人而言,继续看多的人其实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否则,你想卖房卖给谁,你想换汇就会遭遇挤兑。
还是让我们谈谈中产,在当前这个局势下,如何自处,如何安顿自己安顿家庭,如何重新梳理自己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中年中产失业,谁更惨?

一:
各有各的不堪,但大学生的困境更多是社会造成的,与个人关系不大;而中产则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的决策失误,或者说,理财观甚至是世界观出现了问题。
这几天,传播最多的一个段子是:很多原本年薪百万的高级中产被裁后,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百万级的工作,只能屈就五十万级的工作,这样一卷,原本年薪五十万的那批中产可能就此丢掉了工作。
其实真实情况远比这个复杂。那些年薪百万的高级中产失业后,他们原本倒没有太多孔乙己长衫式的包袱,即使是五十万年薪,在全球范围内也算高收入了,所谓心理调适只是个极小的问题。
但问题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自己收入最高峰的时候,按照百万元的预期收入,买了房,借了数百万甚至近千万的房贷,每月的月供动辄三五万。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大幅降薪,根本不是心理上舒不舒服的问题,而是每个月的月供都要还不上了。
今年3月,就有一位大厂的高级专家被裁后,写信向市长求助:“我是2018年买房,每个月房贷有三万多,最近面试找工作是很难,没有合适的薪酬。”
问题当然不是出在(曾经)年薪百万上,减薪或失业也不是中产自己的问题,更多是时代和经济大环境的问题。
问题出在中产们误以为年薪几十万、上百万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甚至不断增长,直至财务自由。更大的问题出在,中产们基于自己最乐观的收入预期,大额消费,不当举债,没有任何风险意识。
这两天,有网友调侃中产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
真够损的,但道理是对的。还是用股市的话来说,中产们将非经常性收入、一次性收入、经济周期性收入,当作了经常性收入、可持续性收入。
有些年薪百万的,在贷款买房时,甚至还会将自己未来的加薪预期计算进去,你问他月供五万是不是太多了,他说等到几年后年薪两百万的时候就不多了,他不想延迟满足,现在就要住大房子。
你说他们这些想法有错么?好像也没错,2018年以前,中产收入、房价不就是这么螺旋交替竞争性上升的?早早地买个大房子,坐等升值,坐等收入上涨,然后过几年还能再买个二套房,这不就是经典的中产致富大法么?

二:
买房如此,教育竞争也是如此。
上民办学校好不好,上国际学校好不好,当然好,这没有什么争议。
但问题是,很多中产就和买房一样,无视自己的收入和资产情况,早早地为孩子规划了一条国内上双语,高中或本科留学的国际教育路线。
比买房风险更大的是,国际教育有着“不可逆”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归路。你全家收入五十万+,孩子从小学起上一年十几万学费的双语学校,上了一半,当你发现自家钱不够花的时候,会异常尴尬:继续上吧,没钱;中途回体制内高考路线,孩子会极其不适应,这就是两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相当于从小学起练了多年篮球,中学转回足球队。
民办教育很好,国际路线更好,但前提都是有足够的钱,不能一讨论未来,你就拿预期来说事
我甚至听过这样的说法:就算以后减薪了也没关系啊,我们手上有房子,大不了卖了房继续供孩子读书,有第二套卖第二套,没第二套也可以卖了租房住啊。
我非常欣赏这种为了孩子教育付出一切的精神,我想这些人也看到了国内教育的弊病,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思想先行者了。可就是他们,仍然陷于一个逻辑陷阱里:谁告诉你未来房子就一定值钱了,谁告诉你房子一定可以随时卖掉了?
这还是一种预期,一种基于过去中国房价年年上涨,有极强流动性的预期。
但你怎么可以把自己孩子的未来,自己家庭的财务,全部赌在这个并不牢靠的预期上。
打个比方吧,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国,是觉得国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吧?但为什么放在工作上,放在房子上,你就又转入另外一个思维模式:中国经济没有问题,会一直好下去,会没有波动地一直好下去。
我承认,这种逻辑冲突几乎是我们普通人无解的,但首先,你得认识到这种冲突,然后重新思考自己的财务、家庭和生活。

三:
房贷近千万、配偶不上班、二娃上国际,就是这个时代(高级)中产的经典“作死三件套”。他们要乐观到何种地步,才敢将自己和家庭置于这种高风险的财务状况之下?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人经历了可能是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经济扩张期,这当然是好事,也让他们特别是中产们养成了一种很不健康的预期管理:收入会越来越高,房价会越来越高,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非常同情这种乐观,在本质上,没有乐观,就没有人类这个物种。
但这种乐观更多指向的是乌云总会散去,人类社会总会回到正轨。但具体到个人生活和预期管理,这种乐观是极其荒谬的。
说白了,这不是乐观,这不是预期管理,这是赌博。
一个人因为现在年薪百万,所以借了上千万的房贷,给孩子上几十万学费的学校,这就是赌博。
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就是烟消云散。有一个词,我始终不忍说出口。
2018年之前,中产的乐观至少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缺乏更多的思想资源去预测未来;但2018年之后,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你竟然还可以保持非理性乐观,大幅举债,那就真的不只是环境的问题了。
很多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有些人很有意思,道理都懂,平日朋友圈也喜欢转发各种经济分析,貌似很理性,但具体到自己身上,就觉得大环境不佳与己无关,自己、工作和房子将足够幸运、穿越经济周期。

这是何等的自负。

当然,如果是那种到现在都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人,我连劝都不想劝了。

其一,他们的认知,可能就决定了他们没办法成为高级中产,没办法面临中产的烦恼。

其二,他们的乐观对其他人或许也有好处。所有人都悲观的话,你想卖房子,卖给谁;你想换汇,就会形成挤兑。

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乐观者,只是我不希望你成为那个今年乐观,明年不知所措的预期管理失败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张明扬的阳明山

最强之韭菜

人们将春天的韭菜称为“春韭”,杜甫更是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宋代诗人刘允成也曾赞叹道“炊粱留客款,剪韭荐时新”。可见,从古至今,春天的韭菜都是人们十分青睐的“时新”。
立春以后,孕育一冬的韭菜经过雨水一催发,齐刷刷蓬勃成一汪翠绿,嫩生生鲜亮亮的。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春季的韭菜最为美味。

信托 #保险 #套利


揭秘: 一种顶级套利玩法主要逻辑:债留国内,钱进海外
例:
某大型A公司,以项目开发为名,通过各类融资段从Bank、信托、保险公司、私募拿到了巨额款(2万亿元);A公司老板将这2万亿洗成境外的美元$,然后让A公司违约赖账、让开发项目烂掉文直接导致A公司的各债权人纷纷暴雷。然后,A公司国内的不良资产经由AMC处理或进入司法白卖流程,A公司老板通过控制的其他公司以15%斤扣价购买了该不良资产于是A公司的债务窟优填平了!净赚85%!
更妙的是:国内有几十个这样的A公司,触发了系统性风险,导致大量连环暴雷,国内资产价格暴失,RMB大幅贬值… A公司们便瞅准时机,以外资身份进入国内市场,大买低价优质资产…. 几年后机也过去了,这些资产价格也翻了好几倍….

新时代

11月4日晚间,证监会正式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即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实行。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牛市的基石就是401K计划,这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养老金入市,A股将迎来长期资金“活水”,对资本市场影响格外深远。

Stochastic Calculus 在现实的 世界中到底的作用

最近公司在复制某投行研发出来的一个指数,仔细一看公式后发现它在算投资组合收益时竟然不是用算数平均,而是用几何平均算出来的。换句话说,你同时做空一只股票最多一支股票,最后收益竟然不是r1-r2,而是(1+r1)/(1+r2)-1! 另一个奇怪的地方是,这指数内置自动扣除的手续费比我们从dealer那得到的报价高了十倍。当时就觉得这里面有诈。我们决定深究这个问题。一开始都是习惯性的直接拿历史数据回测,先弄出点数字来再说。结果搞了半天后,得出一大堆模棱两可的结论。过了两天我终于受不了这种盲人摸象的搞法了,决定直接上stochastic calculus, 算f=x/y的微分。结果一下子就算出tracking error与做空和做多的资产之间的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非常直观简洁的公式(其实就是教科书练习题)。和历史数据一比,几乎分毫不差,tracking error和这指数内置的手续费竟然刚好一样多!大家都不得不开始感叹投行这群研发指数的quant们实在是太狡猾了。总的来说,stochastic calculus给了你一把解剖刀,拿着这把刀。你可以把大多数人为定义的收益给解剖的一干二净。

作者:Lee Sam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87876/answer/852030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资金预增

资金从2016年6月见底后,到2017年12月29日最后一个交易日为止,对比见底资金增长了4倍,回到顶部,还需要二分一的距离,也很遗憾,在熔断后遗症影响下,错过了两次翻倍的机会;非常感谢国家给予一个真正意义上投资而非投机的市场大环境;这也是对自己的努力肯定,希望2018年继续自己的计划,继续提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整体.

未来多漫长,还有期待

2016年熔断之后,我一度认为,自己的投资生涯结束,从2015年6月25日开始,我碍于股灾的大回撤,开始了我的股票研究计划,但是自身的仓位从最高位的125万变成回撤之后的28万,并且在熔断之后的三个月后再创了历史新低仅有的5.5万市值(另外一个账户从80万回撤到15万);那一刻,我还没开窍,那一刻,我痛苦万分;还记得那时候,我不断的套用信用卡,不断的不要脸的问父亲借钱开发软件,跟很多股海的网友交流,有坑我的,有害我的,有帮我的,有鼓励我的各种各样;两年零六个月之后,我的仓位,缓慢的从5.5万涨到了接近40万,减去了债务之后,终于让自己的账户涨了5倍;

此刻,我并不满意,因为我相信恒力可以到20,而那时候,我就真的彻底的走出股灾给我带来的黑暗,而那一刻,是我对自己最大的认可,而那一刻,是告诉自己,人生永远靠自己,那时候,我会很想念和怀念,这一段奋斗的岁月!

2017年,这一年,不管身体,还是心理,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事业上,股票上,爱情上,太多的奔波,还好我没放弃!

我定的三个目标已经实现了2个,还有一个做的一般,但是资源已经做好了,而就在今天,我的销售额创了历史新高,单一客户开单30万!

恒力,请您不要让我掉眼镜,请你让我在2018年继续迸发出更多的动力!

2018年我要完成这三个目标:

1,完整造型产品:进口喷雾配方,发泥,发蜡,发油,精钢啫喱,啫喱水,高端直发器

2,开通天猫,阿里巴巴,京东,让整个产品线上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线上线下环境,针对线下进行每一个城市单一客户,配备业务员上门维持客户关系。

3,完成自己股票软件的技术和资讯,基本面的模块,并且进军期货对期货,期权,期指,外汇进行入门和提升。

 

 

努力

Too Young

做一个连自己都羡慕的人

当你越来越漂亮时,自然有人关注你。当你越来越有能力时,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改变自己,你才有自信,梦想才会慢慢的实现。做最好的自己,懒可以毁掉一个人,勤可以激发一个人!不要等夕阳西下的时候才对自己说,想当初、如果、要是,之类的话!不为别人,只为做一个连自己都羡慕的人!

%e6%81%92%e5%8a%9b

期货九段(转)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职业棋手有段位制,段位的高低基本反映您的水平高低。期货交易没有段位制,各人的水平高低如何只有自已知道,怎么样才知道自己的水平高低呢?对照下面的段位制您大概就有个底了。

一段:你刚进入市场,对市场里的一切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个合约的规定你也不太清楚,要买什么要卖什么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交易主要看各期货经纪公司的评论,或者听听朋友的建议,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的交易主要是日内的短线,赚点钱你就急着平仓,生怕到手的利润飞了,亏了你就抱着,想着总有解套的时候。

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是主力合约,盘后就急着看持仓结构。你也知道了一些技术指标,MACD、KDJ、RSI之类的,总觉得它们有时准,有时又不准。你也关心基本面情况,今天那里天气如何?库存多了还是少了?你总是第一时间上网查查看。你的交易比较频繁,时赚时亏,但总的来说,帐户是亏损的。

三段:你在市场上已经交易了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帐户是亏损的。你觉得要在这个市场赚钱真的很难,你急着想翻本,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看了一些关于交易的书,可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一回事,拿到这个市场中实际操作又蛮不是那么回事。你觉得还是指标不够精确,于是你试着调整参数,可它们仍然是有时准有时不准。你上论坛,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导。可他们也是有时准有时不准。

四段:你有过大亏或者暴仓的经历了。你知道要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不能听信那些个评论。于是你开始系统地学习,你把能找到的相关书籍都看了,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战胜市场的法宝。你也学习了波浪理论、江恩的测市法则、混沌理论之类的。你也知道了要顺势而为、亏损了要止损。可你搞不清这个“势”是怎么确定的,止损设在什么地方才好。你觉得要准确地知道市场何时反转真的太难了,你不相信在这个市场有人可以赚到钱,因为聪明如你都觉得面对市场束手无策,他们怎么可能赚到钱?

五段:你开始明白要在这个市场上赚钱必须要有一套交易系统。可你对这个交易系统具体都包括哪些东东还搞不太明白。你试着将几个指标组合成你的系统,根据它们提供的信号开平仓。可它们经常相互冲突,让你搞不明白此时到底该相信哪个。你试着长线交易,可有时你搞不清到底是回调还是要反转了。你也试着就做日内短线好了,每天赚个三五百块钱,一年下来应该也不少了。可关键是经常今天赚了三百,明天却亏了五百。你的帐单仍然是亏损的,你觉得做期货真是太难了,实在不行的话,你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
(评论:明白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成功的开头,但是能不能走向成功,就看你的悟性和意志了。毕竟,能够成功的人不到10%)

六段:你开始明白在这个市场上你没法预测价格走势,你不行,别人也不行。你开始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你知道自己只要严守纪律,长远的来看,你该能够赚到钱。你开始用概率来考虑问题,每一次进场,知道风险和报酬的比率各是多少。错了你会止损,盈利的单子你也开始能拿得住了。你的帐单时赚时亏,盈亏基本相当。有时你能按自己的系统交易,有时你不能。但你开始相信这个市场上有人可以赚到钱。你开始能够喊出好单,在论坛上你也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评论:6段是个转折点,转折的标志是自己交易系统的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使之达到比较高的胜率,剩下的问题是资金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控制人性的弱点对交易系统的干扰,建立资金管理与操作规则管理的流程,并严格按照自己的系统进行交易)

七段:你开始能够稳定盈利,有自己的一整套交易系统。你已经解决了交易理念的种种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交易哲学。对于技术性的东西你不太关心,你知道只要理念正确,即使是使用简单的移动平均线你也可以稳定获利。你知道哪些是关键的点位,你可以从容地进场,虽然你看不清以后的走势到底如何。某一天你可能先赚五百又亏了三百,但你能正确地执行止损,你知道这些亏掉的钱迟早又会回来。你的心态基本平静,但偶而面对行情的剧烈波动还是会有些起伏,特别是有单的时候。
(评论:七段已经建立了比较高胜率的交易系统(包括交易信号、资金管理、与交易流程),大部分时候能够按照系统操作。问题在于克服人性对交易的干扰。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一段时间的实盘交易训练来熟悉系统,强化信心,形成时间感,走到这一步离成功就不远了)

八段:这时候赚钱对你来说是家常便饭,就象一名驾驶老手开车一样,遇到红灯就停、绿灯就行。交易对你来说完全是无意识的。你不再需要对着图形精确地定义止损的位置,拿着笔或计算器计算着风险和报酬的比率。你完全不关心铜的库存是高了还是低了,因为基本面对于你来说毫无用处。
(评论:八段标志着能够熟练的使用交易系统,已经熟练掌握克服的人性干扰的方式,能够完全按照系统操作。这是期货交易的成熟的标志)

九段:这时候的你对世界经济了如指掌,你可以提前预知下一轮的经济走势。一年你只交易几次,也可能一单一拿就是几年。你很少有看盘的时候,多数时间你在打高尔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个小岛钓鱼。你从不和别人说起交易的事,因为你知道没人能明白。
(评论:当资金达到了一定的级别,就需要用大的周期进行交易,按照经济走势的规则进行交易,这是交易的最高境界,完成了从波段高手到交易大师的转变,此外你已完成对经济本质的研究,融汇贯通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可谓功德圆满)

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但是我已经在路上了

回忆起第一个软件的版本已经第102个了,昨天的困惑,已经慢慢的消去;人生的快乐总是在迷糊中才更显得珍贵;身边被消灭了很多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而我,曾经一天赚20万,到了一天亏30万,从地上到了天堂,再到了地狱,引用过去伟大的香港股神曹仁超先生说的一番话:那几年我赚了很多,不是我聪明啊,而是势就我啊;而后面那几年我亏了很多啊,不是我笨啊,而是势不就我啊。

为此他读了五年的书,终有所成;而我学了10个月,努力也开始看到了成果,自勉。

QQ图片201603170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