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片尾曲调沉郁中略带激昂,倾诉间稍杂唱叹,也许第一次听印象不深,可却是一首耐听之作,尤其是对歌词稍加玩味之后,更觉词作者笔力深厚,境界高远.
一.大梦方觉 山川依旧 古战场上几度春秋
从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中仿词开篇,首句很有具象。山川依旧,对应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春秋,对应的是“几度夕阳红”。寥寥三个短句,几乎概括了杨慎的《临江仙》全词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路没有头 情不能收 检点平生志未酬
该句可以理解为继续描写诸葛亮,执行隆中对战略、最终北伐中原并光复汉室的道路注定无归,而报主之情却不能自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于是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为检点平生志未酬。同时,诸葛亮也是三国诸英雄的一个总代言人,走在自己理想的路上,情不自禁,最终却收场黯淡之人比比皆是。总之,前两句表面以诸葛亮为主线评叹,实则咏出了历史观和英雄观,可谓虚实相间,美妙非凡。
三.青梅煮酒要把话儿说透 天下英雄谁是敌手
第三局开头又是一个具象,青梅煮酒,描写对象从孔明转移至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出自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厅怀古》。前后两个短句巧妙结合,张力十足。那么,谁是敌手呢?辛弃疾的诗词下一句给出了答案:“曹刘”。这也是演义中曹操最早的个人判断。
四.烈火飞舟 你必须回头 江东子弟也风流
个人认为这是最妙的一句。不能割裂开,而是要结合第三句。你曹操心中只有“曹刘”,可“烈火飞舟”时,你失魂落魄、调头落荒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暗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呢?具象上,该句上承“三固茅庐之草堂春睡”和“青梅煮酒之数点英雄”,呈现出了“赤壁之战之火烧连船”;深意上,又上承曹刘,勾勒出三国演义全篇的权力主角。至此,曹刘孙孔四大主角悉数登场。
五.不是空也不是有 一缕英魂到永久 不是去也不是留 往来在人间 与天地同寿 与天地同寿
最后的咏叹回归对英雄的议论,并提出了新的历史观。例如“不是空也不时有”,是对“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小小颠覆。如果说,老三国片头曲的歌词带着些许对成败得失的笑谈和轻视,那么本句则肯定并赞扬了英雄主义和英雄精神的伟大。历史,由人来创造,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者皆希望一统天下,可也同时认为这个使命必须由本方势力完成。虽然绝大多数都会悲剧,但此主义精神可歌可颂。这种对英雄情怀的理解和称颂,对比白发渔樵那得失导向的思维境界,显然逾加深广。
下笔匆匆,敬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