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只追求明朗、痛快的现代化都市,舍弃像威尼斯那样如迷宫的羊肠小径,那份真正能够赋予人类生命深度所需要的必要的矛盾与徘徊正在不断地流失。这样一来,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得以寄居的缝隙空间,究竟要何去何从呢?”
艰辛的童年 混凝土三围
“最近在照镜子时,曾自问是否仍未失去那股野性的光辉呢?……我的体重从18岁那时开始便没有什么改变……为了能够保持当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便在不安和紧张中继续摸索创作,我打算到死为止都保持63公斤的体重。” 安藤忠雄,一位令人神往的建筑设计师,是光与影的诗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却又单调得让人感觉乏味:将近50年来,安藤忠雄始终以一种对待混凝土调配比例的严苛态度坚守自己的三围,为了完成这种坚守,他每天晚上都要做运动——200个俯卧撑,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他不用电脑、不设电子邮件、不看电视、不穿名牌,连发型也是始终如一。他的嘴角紧抿,显示出永远奔跑、不知疲倦的内心;所有在安藤事务所里工作的人一律要穿薄底运动鞋,未婚员工必须居住在离事务所骑车只有5分钟路程以内,以便随时投入工作……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段浑然忘我的时间,可以全力以赴去完成任何事情。”然而,安藤将自己的这段时间无限延长,“60岁以后的我,还是认为自己可以全力以赴。”有人评价他是“用一生来煮一道华美的汤”,这位精力充沛的老人家,今年68岁。
安藤忠雄是一位难得一见的从未受过科班训练的超级建筑大师,人称“没文化的日本鬼才”。
他的自学途径主要是游历。如果要以安藤忠雄的青年时代为主题拍摄一部电影,名字可以叫“青春残酷物语”,他就像一个内心厚实而外表薄削的黑社会老大接班人,目标明确、手段锋利、不畏险阻、百折不挠,让人叹为观止。 1941年,安藤出生于日本大阪。14岁,安藤与一位木匠师傅一起扩建了自家的房屋。15岁,这个关西长大的孩子开始了最初的旅行,他时常独自一人去参观大阪和京都一带的角屋、飞云阁、待庵,在晚霞中眺望这些著名的茶室,看那静谧的空间在光影的变化间如何显现生命力,“限制装饰”,也许是最先深植入建筑师内心的风格。 因为家境贫寒,安藤在高中毕业以后到家具店里当了学徒。他时常流连于古旧书店,在那里与柯布西耶的作品集初次相逢。买不起书,就只能驻足观看,因为担心书会被人买走,书店关门的时候,他就将书偷偷藏在堆积如山的旧书的最底层,然后才放心回家,第二天再重新“刨”出来,放到最上面来读。如此反复,一个月后,他终于攒够了买书的钱,如获至宝地将书捧回了家。 为了赶上东京大学四年建筑系的课程,安藤“每天早上8时开始读书,凌晨3时休息”,为了存钱买书,他规定自己每天少吃一餐。一年以后,他追上了别人四年的课程。 在寂寂的黑夜,平躺于榻榻米上,饥饿的安藤远望自己的梦想,深长漆黑的隧道尽头有星星点点的光亮,那是廊香教堂、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柯布西耶点燃了一个穷孩子的希望,他没有接受过建筑专业的正规教育,通过旅游获得学习,这样的生存之道让安藤感觉到梦想实现的可能。若干年后,安藤忠雄有了一条狼犬,他给它取名为“柯布西耶”。
为了见大师一面,安藤走上了拳击场。